贯彻新医改政策,1对1在线问诊马上点击问医生

当前位置:成都耳鼻喉医院排名 > 媒体报道 > >

成都仁品|9成儿童患过这种耳鼻喉疾病,家长需警惕:严重者可致聋!

来源:成都仁品耳鼻喉医院 日期:2024-06-25 10:16

宝贝,妈妈在工作,电视声音关小声点好吗?
 
不要!不要!不要!我都听不见了
 
你今天怎么那么不听话呢?还撒谎说听不见!
 
哭唧唧,我耳朵好像进了棉花,声音很小,宝宝没有撒谎!
 
在生活中
 
你家孩子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呢?
 

经常抓耳挠腮
 
情绪低落
 
当你呼叫他时
 
默不作声完全不理睬
 
当你问他为啥不回答时
 
却说:“我没听见!”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
 
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谨防是耳鼻喉疾病“找上门”
 
听力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儿童的语言学习、社交能力等都与听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全球15亿听力障碍者,3.6亿人患者有残疾性听力损失,成人数量为3.28亿,占总数的91.1%;儿童数量为3200万,占总数的8.9%

成都仁品儿童耳鼻喉专家赵敏副主任医师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耳科疾病,也是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致病原因之一,常在感冒后不知不觉发生,起病隐匿、缓慢,就像是一个‘隐形杀手’一样损伤孩子的听力。”
 
分泌性中耳炎高发于儿童的原因与其鼻咽部解剖结构及其发展进行有关,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更容易经咽鼓管倒流进入中耳,中耳积液又不易排出,从而引起炎症,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据临床调查发现,2岁以前>60%的儿童患此病,到学龄前患病比例达到约9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睡眠差、情绪困扰、说话延迟、易怒、反应迟钝、平衡问题和学习困难。如果长期未治疗,还会发展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也可有鼓膜炎症,如鼓膜持续内陷,局部内陷袋形成,中耳不张,可导致听骨链破坏和胆脂瘤。积液时间越长,中耳结构损坏的几率越大。
 
 
在临床上,中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随诊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若经保守治疗2-3个月后,情况仍没有改善,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一说到手术,可能让家长感到担心,据赵敏医生介绍,鼓膜置管是非常简单、常规的操作,手术难度并不大,风险也不高。一般来说,经过相关治疗,可以避免对语言交流、生活治疗的影响,所以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赵敏医生强调:“由于儿童时期孩子大多不会主动沟通,不适感很难引起父母的注意,可能会延误病情,发现时不适症状可能已持续了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所以家长更应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孩子出现看电视声音很大、听声音迟钝、不理睬旁人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就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下降,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经常抓耳、易怒、睡眠易醒等现象,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的检查,明确诊断,减小分泌性中耳炎给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

成都仁品耳鼻喉医生在线